两个汉子先是锤着胸膛施礼,听到问话时,面面相觑,随即一个憨笑了起来,“回禀将军,小人大业九年从征辽东,半路回返,随军去河南平叛,然后回了老家,西迁的时候到的雁门。”
“没多少功劳,也就前年时打过李神通,还没等咱们动刀枪呢,唐军就溃了,今年倒是打过蒲坂,跟在赵将军身后立下了点功劳,再要赏功的时候估摸能巴望一下队正的职位了。”
听着这一问一答,张士贵先就迷茫了一下,接着便反应了过来,看着说话的那个粗糙汉子,一听口音他便知道,这是个河北人。
二十出头,三十不到的年纪,还很年轻,却已经在几年间走了一大圈,从征辽东,剿灭杨玄感之乱,因为到晋地不久的缘故,没立下什么像样的军功,所以现在还只是个伍长。
彻头彻尾的草根,作战经验却非常丰富,在河南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其实倒也不算稀奇。
另外一个汉子经历也是相仿,等两人陆续说完,徐世绩摆了摆手,两个汉子又锤了锤胸膛如蒙大赦的跑了。
随便点了两个,竟然是幽州降人,显然让徐世绩不很满意,幽州劲旅名闻天下不假,可却多是步卒,在骑兵称雄的晋地显不出什么来。
可说实话,幽州府兵的从军资历普遍要高出晋地许多,河北人离着辽东近,那里的府兵多数都有从征辽东的经历,这是晋地人家比不了的。
当然,在这个上面,晋人肯定也不愿跟河北人去攀比,那又不是什么好事儿来的,河北从征辽东的府兵人家,大多都已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是不争的事实。
徐世绩意犹未尽,因为这很难让他之前说的话得到实在的印证,当然,还有一种很微妙的自豪感在作祟,想要在张士贵面前炫耀一下。
正巧一队人汗流浃背,满身灰尘的牵着战马行过,这显然是刚刚例行操练过的代州骑兵。
徐世绩喝住队伍,又点了两个人出来,也是队正,然后摆手让队伍继续前行,只是代州骑兵骄傲的厉害,一些人在频频回头张望,也有些人嘴里嘟囔什么,很可能不是什么好话,这一队人的旅帅也留了下来。
这两个队正的气势和方才两位就很不一样了,身形不高不矮,身板却都扎扎实实,好像铁打的一样,眼神专注的盯过来,也是能止小儿夜啼的那种。
张士贵默然不语,他明白徐世绩的意思,心里却已渐渐生出了不满,因为他觉得……何必弄这么多花样出来,这些人即便战功再多,又能让他张士贵怕了不成?咱家的功劳将来也定然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啊。
两个队正捶胸施礼,他们的旅帅在不远处晃荡,生怕自己的部下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当然,要是好事,说不定也能沾点光什么的,而且还能瞧个新鲜,大军越来越是庞大,将主身边的人……可是多瞧一眼是一眼,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见不到了呢。
可见,新晋的汉王府左右两位领军,在军中知名度很高,然而话说回来,在这些身经百战的代州骑兵眼中,这大抵上应该是两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真要论起军功来,无论是赵世勋还是徐世绩,都能被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甩出晋阳到蒲坂那么远才对。
很明显的事情,两个人因登城之功而受赏,算是如今李破麾下军中一步登天的典型,偏偏还有很多人能跟他们在军功上较量一番,于是羡慕嫉妒的目光随之而来。
而这在许多人眼中无疑也是骑步两军平衡的结果,罗士信和刘敬升两个出身骑军,那么汉王身边怎么会少了步军将领跟随左右?
对于赵世勋来说,这是实至名归,因为他确实一直在步军当中任职,而且还是晋人,即便投效的日子短了些,也不差别人什么。
可徐世绩就只能算是沾光了,河南降人一下被人看做了“自己人”,得到了很大的认同,只能说是他在蒲坂城下耍的小聪明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两个队正不很恭敬,施礼完毕便瞪着眼睛看着徐世绩,好像要干上一架似的,反而是徐世绩态度很是不错。
笑着便问,“我这里只想问一下,你们从军几载,立功几何,考功之上可有差错?”
年轻一些的汉子立马觉着好像遇到好事了,直突突便大声道:“回禀将军,俺大业十三年从的军,去草原走了一趟,斩首两级,后来大军去幽州,俺随在段将军麾下守云内,突厥来犯,俺又斩首两级。”
“然后,再随大军北上草原,那次俺斩杀了六个突厥人,回来队正高升了,俺也就成了队正,破李神通时,俺便在李将军麾下效力,有破阵之功,本来应该能再升旅帅,可……带人追敌的时候,没听清楚军令,多杀了些人……军功就没了。”
说到这里,这个家伙有些不忿,随即便谄笑着道:“将军能帮俺说个情不,那会真的太乱,俺确实没听到降者不杀的命令,再说了,大家伙那时也杀的有点收不住手,所以才落了不是……”
徐世绩哭笑不得,摆手让他住嘴,接着便问旁边的那个汉子,“你呢?”
这人看上去就有点可怕了,脸上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