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萧铣的战事在八月中的时候急转直下。
周法明即降,残酷的南阳战事落下帷幕,两军伤亡都极其严重。
鏖战两个月,唐军伤亡近一万八千人,梁军伤亡近五万,南阳城下撒遍了两军将士之鲜血。
这是攻梁战事最关键的一场战役,最终是唐军取得了胜利。
当梁军士卒在将领们的命令之下放下武器,成队的走出城池,营寨,在唐军指定的地方聚集的时候,唐军将士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梁军上下也不见有多沮丧,很多人都有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他们现在只担心与唐军相拒两个月,流下的血太多,唐军之后会不会出尔反尔?
周法明领着两个儿子,以及几位军中将领缓步走近了唐军的中军大帐。
周法明瘦的已经脱了形,眸光黯淡,须发花白而又凌乱,只是还努力的挺直了腰,嘴唇紧紧抿住,保持着最后一点尊严。
尉迟恭在将领们的簇拥之下迎了出来,无论是年纪还是精气神都是周法明的反面,年富力强的他虽也疲惫,可大局已定之下,精神亢奋的很。
胜利者有着胜利者的姿态,失败者有着失败者的模样。
周法明只稍一打量,便抱拳行礼,“周法明见过尉迟将军。”
尉迟恭上前一把扶住他的胳膊,笑道:“不需多礼,周仆射之名俺早已听闻,今日一战,才知周仆射之勇,能得当面一见,实乃尉迟平生幸事也。”
这话倒也不算虚伪,以唐军之精锐,周法明却能领兵在南阳拖住大军主力两个多月,确实获得了尉迟恭等唐军将领的尊重。
之前征杀之时,唐军上下恨不能冲入城中,砍下周法明的头颅而后快,如今周法明来降,却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周法明苦笑一声,“败军之将,不敢言勇,只望将军念我等主动来降的份上,莫要苛待降卒。”
尉迟恭抖着大胡子笑道:“我所率又非残暴之军,仆射只管放心,只要别再有人存那侥幸之心,俺便不会再伤一人。”
一边说着,一边把住周法明胳膊,行入大帐之中,跟着周法明的降将们都被拦在了外面,有人引着他们去到了张亮处,细加甄别。
…………………………
尉迟恭没急着率军南下,也急不来。
南阳一战唐军损伤不小,众军也很疲惫,需要休整一番。
而且降军太多了,清查一番,足有十八万三千人,报上来的数字让尉迟恭等人都是一阵后怕。
如果梁军能上下一心,唐军想要攻入南阳城,还有的打呢。
只是战争没有如果,梁军看似人多势众,可战斗力与唐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说是正规军,可其中有一半都是民壮。
剩下的一大部分都是府兵,只有周法明的亲军才是梁国的常备军,讽刺的是,这些精锐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他们是最后的预备队,还需要他们弹压军中各部,在没有看到足以致胜的战机,或者是最后关头的时候,他们几乎不会出现在两军阵前。
也不用奇怪什么,这是当世最为常见的军旅构成,不然动辄数十万的大军是怎么来的?
唐军则不同,李破一直在约束着军队的数量,连粮草几乎都是常备军在押送,这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担,前些年李破那点积蓄,几乎都喂给了他们。
所以唐军如今扩军之后,也才二十多万人,这还包括了在北边驻守的一些地方守军,不然的话,左监门大将军庞玉也不会带着可怜巴巴的四千人去跟吐谷浑,土羌联军作战。
这让唐军的战斗力爆棚,在当世军旅之中独树一帜。
唐军之精锐在南阳一战当中得到了非常具体的体现,十一万唐军来到南阳城下,两个月的战事中,军力只是对方一半的唐军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疯狂的进攻当中,竟使严阵以待的梁军完全失去了还手之力,再给他们一些时间的话,硬生生的击溃梁军防御,攻入南阳城中并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事情。
也正是有感于此,周法明才会出城请降,因为真的快要守不住了,其他原因都在其次。
…………………………
此战俘获太众,尉迟恭不免有点挠头,只不过让他眉开眼笑的是,南阳城中粮草堆积如山,足够大军和降俘们靡费两个月的。
梁国为河南战略倾尽人力物力,为两路大军准备了足够半年支用的粮草,一大部分都被周法明截留在了南阳,此时都便宜了唐军。
在南阳休整了十天,除了向长安报捷之外,就是尽量的安抚降卒,周法明既然降了,也不再做他想,帮着尉迟恭一道弹压降军,让尉迟恭少费了不少工夫。
十日之后,尉迟恭留张亮,周绍则等守南阳,兼看守降卒,督运粮草,自领大军主力,周法明则率降军七万人为前驱,南下攻襄阳。
降军太多了,尉迟恭不敢把他们都留在南阳,只能驱他们为前锋,一路上弄的他心惊肉跳,不怕他们逃走,就怕他们闹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