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49章灯会(1 / 2)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晚上天还未全黑,皇城内的灯火便陆续点燃了起来。

从天空望下去,长安城北侧就好像多了一串串珍珠,飘摇朦胧的光晕连在一处,将皇城点缀的五彩斑斓。

到了傍晚,整个长安城都骚动了起来,长安百姓不顾天寒地冻,携家带口向北往皇城方向涌来,人流摩肩擦踵,络绎不绝。

年轻人和孩子们成长于战乱之中,长安城中的皇帝都换了好几个,他们根本没有见识过传闻中的长安灯会,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年长之人,则指指点点的为儿孙亲眷们介绍着当年长安灯会的盛况。

文皇帝时期可称盛世,不过因文皇帝一生提倡节俭的缘故,每隔三年,长安才会举行一次灯会,规模上也不大,每次举办之后,文皇帝都要向群臣诉苦,说太过铺张云云。

等到了杨广继位,情况便有了变化,没有了文皇帝夫妇约束,元夕燃灯之会成了每年一次,而且极尽奢华之能事。

说到这些,很多人都会感慨的加上一句,皇帝迁都去了洛阳,长安这里的灯会便逊色东都一筹,可惜可惜。

人流渐渐往北边汇聚而来。

到了时间,皇城南三门,朱雀门,含光门,安上门,次第而开,熙熙攘攘的人流一拥而入,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东西连通布政坊,颁政坊,崇仁坊,永兴坊等处的顺义门,景风门同时开启,这些地方住着的都是长安城中的贵族以及官员。

来皇城观灯的贵族也不少,他们衣衫华美,气宇昂扬,即便都是步行而入,和普通百姓也完全是两个样子。

……………………

花灯大多集中在朱雀大街两旁,其他的街巷要少上许多。

皇城中的住户就两家,一个是在皇城东侧的楚国夫人府,一个是在西边的吴王府,这两家在听闻朝廷诏令之后,便按照当世的习俗自己制作了一些花灯围着府邸摆了一圈。

其他的大都是朝廷的各个衙署制作,主要还是工部和太常寺在户部支持之下完成的,以前还有少府会参与准备歌舞,烟火等等。

可如今朝廷还没那么财大气粗,于是便省去了很多的环节,目的也变得简单了起来,就是让官民在节日之中乐呵乐呵,连庆祝天下归一的意味都很淡薄。

但话说回来了,长安城中已很久没有举办这种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了,所以不论官员还是百姓,都表现的兴高采烈。

长安城中的贵族人家甚至自己制作了不少花灯悬挂到皇城的街市之上,给灯市增色不少,来观灯的人群也很有特色,他们大多都挑着自家做的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灯具前来皇城。

到了夜晚,皇城之中灯火飘摇,人声鼎沸,寂寞良久的皇城之地,终于迎来了一场许久未见的盛景。

……………………

“侍郎往年常居洛阳,玄成曾闻洛阳灯市,华丽繁盛之处可比瑶池夜宴,不知传闻是真是假?”

魏征和杜楚客缓步行于人流之中,手都缩在袖子当中,端于身前,虽都身着便服,可大模大样的一看就带着官气。

杜楚客比魏征年轻不少,今年刚满三十,他出身官宦世家,少有才名。

虽说京兆杜氏是关西世阀中的一员,可他们兄弟和关西世族不同,书香传家,一家子都是读书人,言行举止都斯文的很,未曾沾染多少关西世族的彪悍之气。

而且这人少年时便随父祖移居洛阳,和关西世族的来往不多。

前些年在洛阳吃了不少苦头,本来就文文弱弱的一个人,此时更是瘦的厉害,在长安养了一年多也没缓过来。

让人不免有些担心,他会不会步了兄长杜如晦的后尘。

如今杜楚客刚捡了个大便宜,宇文士及去位被贬出了京师,一个大馅饼就此从天而降,落在了毫无准备的杜楚客头上,砸的他很是晕乎了些时日,至今还不太明白为何是他来补位门下侍郎。

因为友好不多的缘故,至今也没人向他解释什么。

所以行事之间偏于谨慎,对待像魏征这样的晋阳旧臣丝毫不敢摆上官的架子。

其实他自己也琢磨过,既然不是叔父杜淹举荐,也许就是因为他母族为晋阳郭氏的缘故?如今朝中晋人和关西门阀分庭抗礼,他是沾了母族的光吗?

反正不管怎么说,他都有些稀里糊涂的。

在门下任职没几天,对魏征等人都以礼相待,长孙顺德伸出来的橄榄枝他也抓了抓,毕竟都是洛阳那边过来的嘛。

当然了,他最想进入的还是晋人或者是关西世族的圈子,那两边都稳的很,河南人就杂七杂八……他在洛阳时就见惯了这些人的骚操作,不太敢与他们为伍。

至于家族那里,他那叔父杜淹功利之心太强,又无情无义,就算如今对他笑脸相迎,几次邀请他过去饮酒相谈,他都给婉拒了。

靠不住的亲族,比外人还要危险几分……

他这人颇为顾念亲族血脉之情,但却不是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